Search

【#編輯ooxx】​

初初意識到自己身為一個女生,和男生是不一樣的,應該是在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#編輯ooxx】​

初初意識到自己身為一個女生,和男生是不一樣的,應該是在小學時(具體幾年級已經忘了),在家裡看電視,屢次被媽媽糾正看電視的坐姿時,小時候總是或躺或臥,或隨意把腳翹在桌子上,但被媽媽看到時,就會被說不要坐沒坐相,女生這樣子很難看,幾次之後,看著旁邊的弟弟總是隨便亂坐也不會被唸,那時好像就隱隱約約意識到,原來女生跟男生不一樣,好像動作總是不能太大,說話、笑容都必須得體,不能太外放,就媽媽的說法來說,那叫氣質。​

小六的時候,我大概已經被訓練得很好,那時學校有一些大學生的哥哥姐姐來帶的營隊活動,我們會被帶到青年公園玩大地遊戲,其實我是對陌生人比較慢熱的小朋友,所以不太會像其他小朋友一樣,只是每週一次的相處,就很容易在大哥哥大姐姐身邊哇啦哇啦地跑來跑去,一學期的活動結束後,每個小朋友會收到隊輔哥哥姐姐的小紙條,而我收到的是:「我不知道你為什麼那麼安靜,但我覺得女生就應該像你一樣。」看著這張紙條小小的我覺得很開心,覺得自己被稱讚像個女生一樣,是一件很棒的事。​

大概一直要到高中以後,高中念的是女校,在學校裡碰到各種各樣不同性格的女孩們,青春期的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是大人了,不耐煩大人的管教,總是胡亂地做著自己喜愛的事,在校園中大概因為都是同性的緣故,更不在意外界的眼光,那時我才真正體認到,原來女孩是有那麼多的樣子,而每一種樣子都閃閃發亮。​

後來我開始,越來越意識到自己其實不是一個能夠安靜得下來的女生,我講話大聲,聽到好笑的事總是笑得很誇張,講到自己很有所感的事情時總是情緒激昂,這大概都離媽媽所認為的「氣質」有很大的差距,可是隨著年紀越來越長,我明白自己越來越喜歡這樣的自己,而那些在年少時期的碰碰撞撞,其實後來看來,也只是一個尋找自己的過程。​

在看沈信宏《成為男人的方法》時,就突然想起很多年少時候的事情,以前總覺得女生很辛苦,有許多外在的框架總是想把我們限制住,但男生也是啊!沒有人寫出SOP告訴我們要成為男生/女生只要照著做就可以,我們總是不斷地在摸索,誰說了一點什麼,我們都在意得不得了,那我們心目中男生/女生的樣子又是什麼?沒有人在意,大家只希望我們看起來都是在同樣的框框內。​

信宏成為如今的樣子,也是靠著自己一步一步摸索而來,身為一個內心細膩的男生,在面對自己的樣子時有更多的疑惑,更多的不安,然後因著這些幽微的情感,我們慢慢地長大,嘗試著更接近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,嘗試著在這些樣子裡試著好好對待自己,接受自己如今長成的樣子。​

是不是真的有所謂「成為男人/女人」的方法?在我看來,那些摸索、懷疑、認同與不安,其實更是我們在尋找身為「人」的意義,尋找如何成為「自己」的方法,那不單單只是性別的問題,我們都希望能夠更接近心目中理想的自己,卻常常忘了告訴自己,其實什麼樣子都可以,什麼樣子,都是自己。​


(hsin)​

#成為男人的方法​
#沈信宏​

*下圖為誠品台中園道店的櫥窗展示,燈光的映照下,那麼多的月亮閃閃發光,就像每一個你一樣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文學、教育、視野。 向自己提一個問,讀一本書,去探觸、延伸生命的邊界。
View all posts